本网军士学院讯 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中,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,军士学院通过“大小并进”规划方向,借助“虚实相生”优化路径,持续为社区发展注入红色动力,助力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新格局。
高瞻远瞩,引领思想大方向。军士学院在“一站式”社区建设进程中,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育人的核心战略,积极响应《“形势与政策课百场讲堂”实施意见》,主动扎根教学一线,深度融入学生群体。先后邀请原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吴方臣少将、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康教授、北部战区海军训练基地、东部战区空军训练基地、海军指挥学院等100余位专家学者到校,邀请海军指挥学院陈国华教授担任“戎耀滨职”国防教育辅导员工作室指导专家,累计开展80余场思政教育活动,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、国家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等多个维度,活动影响力辐射全校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,增强国防意识,全校范围内营造出关心国防、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。
精准入微,服务步步践党心。“一站式”社区践行党建在“一线”的工作法,建有“红锋根据地”“联勤保障站”“兵圣书屋”等党建“一线”功能房间。这里不仅是党建活动的阵地,更是解决党建服务的前沿哨所。“红锋根据地”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,厚植爱国情怀;“兵圣书屋”军事知识智库,增强报国热忱;“联勤保障站”一站式资源调度,赋能社区发展。场所各有特色,协同发力,夯实党建服务的物质根基。学生党员组建“小三工”维修服务队、“寸头青春”理发志愿队、“红帆集结营”社会实践团,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、自我发展功能,打造“凝心聚力、集智同行”的学生社区自我治理“共同体”。
创新架构,搭建模拟党支部。三湾改编首次提出“将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原则,奠定了“党指挥枪”的基调和底色,“一站式”社区创新性地开展“‘支部建在连上’的适应性培育——学生模拟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”项目,以学生预备党员为核心,按年级成立2个学生模拟党支部,按班级成立59个党小组。设立支部(或小组)书记、组织纪检委员、文体宣传委员各1名,模拟开展如组织生活会,理论学习、社会实践、主题党日等党建类活动100余次,锤炼党性修养,增强协作能力,激发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筑牢思想根基。
深度融合,实现党建新联动。“一站式”社区积极推动模拟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、教工党支部、事企业单位党支部签署“党建联盟”协议,通过百名党员进社区活动,以党建引领,为社区赋能;邀请事企业单位党员进社区,主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,实现党建引领与就业、健康服务的有机融合;开展“种地吧”品牌活动,以“一支部一块地”的“责任田承包制”带动社区模拟党支部成员进行全周期农耕劳动教育。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先后推动“党建+服务”“党建+学业”“党建+劳动”“党建+就业”“党建+成才”的深度融合,打造充满活力、协同共进的党建共建社区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党建联动体系。


